您現在的位置: 首頁 走進達州 > 達州商情
“十二五”以來,達州市金融業快速發展,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至2015年末,全市銀行業資產總額3015.74億元,比2010年增加1751.2億元;銀行各項存款余額2086.42億元,較2010年增長131.55%;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929.32億元,較2010年增長155.69%;金融產業增加值為50.89億元,較2010年末增長262.06%。
金融產業總量實現新突破
“十二五”時期,達州銀行業各項存貸款快速增長,保險市場也快速發展。2015年末,達州市銀行業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余額2086.42億元,較2010年末增加1185.34億元,增長131.55%,年均增長高達18.28%。人民幣各項貸款(表內)余額929.32億元,較2010年增加565.86億元,增長155.69%,年均增長20.65%。
2015年實現保費收入58.61億元,比2010年增加18.67億元,保費規模位居全省第4位。2015年末,達州市金融業增加值50.89億元,占地區生產總值3.77%,較2010年末增長262.06%,年均增長29.35%。
金融組織機構體系日益完善
“十二五”期間,我市金融組織機構體系日益完善,銀行、證券、保險等機構不斷增加。截至2015末,全市銀行業金融機構17家,較2010年新增7家,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村鎮銀行不斷增加,銀行金融機構類型不斷豐富;銀行網點700余個,員工近7000人,證券營業部3家,保險機構31家。新型金融組織快速發展,到2015年末,全市融資擔保機構30家、小貸公司18家、農村資金互助社63家。
貨幣政策工具運用創新高
“十二五”期間,人行達州市中心支行認真貫徹落實貨幣政策,靈活運用支農、支小再貸款、票據貼現等各種貨幣政策工具支持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累計投放各類貨幣政策工具62.43億元。其中,2015年累計投入支農、支小再貸款、再貼現30.39億元,接近前四年貨幣工具投放總和,并實現支小再貸款在達州首次運用,持續為達州提供穩定、低成本、長期資金支持,貨幣政策定向精準、價格引導作用明顯。
直接債務融資實現零的突破
“十二五”期間,人行達州市中心支行積極履行基層央行職責,探索直接融資新途徑。2013年,在全省率先為四戶企業成功發行兩單區域集優中小企業票據,融資總額3.71億元,實現了達州在銀行間市場直接債務融資“零”的突破,成為2013年四川省重要金融事件之一,為優化達州融資結構做出有益實質探索。
“穩增長、調結構”作用有效發揮
構建金融支持實體經濟政策體系?!笆濉逼陂g,人行制定了《關于實施金融支持達州現代農業發展三年攻堅計劃的通知》、《金融支持達州市科技企業發展指導意見》《金融支持九類人群創業就業的指導意見》等,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達州重點項目、重大工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等支持,基本形成支持現代農業、扶貧開發、科技金融、大眾創業等金融政策支持體系。
服務業貸款大幅增長。2015年末,第三產業貸款余額294.04億元,較2010年末增加207.80億元,增長240.98%。
扶貧惠農工程有效推進。2015年末,涉農貸款余額為526.52億元,較2010年末增長358.34億元,增長313.07%。其中,2015年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貸款較年初新增28.45億元,同比增長52.6%;農林牧漁業貸款新增20.95億元,同比增長19.4%;農產品加工貸款新增14.17億元,同比增長212.6%。
中小微企業得到大力支持。2015年末,全市中小微型企業貸款余額為316.86億元,較2010年末增加225.54億元,增長245.85%。其中,全市小微型企業貸款余額較2010年末增加154.33億元,增長245.75%。
金融基礎設施建設取得新成就
達州支付結算環境顯著改善?!笆濉逼陂g,全轄ATM機空白鎮全面消除,農村金融服務覆蓋面達100%,全面實現“戶戶有銀行卡、村村有POS,鎮鎮有ATM機、縣縣有刷卡無障礙示范區迅通工程“四有”目標。截至2015年末,全市共成功創建支付惠農示范點15個、示范站1個,創建刷卡無障礙示范區7個;全市助農取款點小額取現140萬筆,交易金額2.99億元,同比增長93.4%。金融科技服務能力顯著增強。截至2015年,全市累計發放金融IC卡358.4萬張,其中帶有電子現金功能的占96.5%。金融IC卡消費交易額占銀行卡消費交易額的比例為46.75%,位居全省第三;電子現金消費額1466.45萬元,居全省第一,金融IC卡在公共交通領域消費額1456.40萬元,居全省第一。在達州主城區、大竹縣和萬源市實現了金融IC卡的公交刷卡應用?,F代服務型國庫建設穩步推進。有效貫徹《預算法》,大力推進財稅庫銀橫向聯網電子繳稅工作。截至2015年末,全市電子繳稅綜合比例達98%以上,位居全省第一。
金融創新服務實體顯著增強
“十二五”期間,除傳統金融業務外,各金融機構不斷豐富產品類型,如截至2015年末,達州市涉農金融機構創新金融產品25種,發放貸款余額42.09億元,受益農戶總計2.28萬戶,受益企業數總計2015家。其中,在全省開創首款以銀行信用、納稅信用等級為前提重信用、無抵押信貸產品——“稅金貸”,當年共為166戶企業發放了5.91億元貸款,較好地推動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提升達州經濟活力。
金融生態環境建設取得實質進展
“十二五”期間,人行達州市中心支行在市委、市政府領導下,不斷加強金融生態環境建設,推動出臺了《達州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2016-2020年)》,將《現代征信學》納入四川文理學院大學生選修課程,在全市逐步形成了社會信用意識不斷增強,金融生態環境逐步優化,經濟金融良性互動、協調發展的良好局面。到2015年末,搭建的“中小企業信用信息數據庫”、“農村信用信息數據庫”已分別為全市17828家企業、205170戶農戶及農村新型經濟組織建立了信用檔案,全市涌現出一批信用社區、信用企業,金融生態環境建設取得新進展。
金融改革和管理穩步推進
2014年11月,達州市首家農村商業銀行——由宣漢農村信用聯社改制的宣漢農村商業銀行掛牌成立。2014年7月28日,作為支持達州市農村金融發展的達州市農村信用合作聯社、通川區農村信用合作聯社、達川區農村信用合作聯社新設合并為達州農商銀行。達州市商業銀行、農行“三農金融事業部”、農發行改革穩步推進。
利率市場化工作穩步推進,地方法人金融機構利率定價機制逐步建設,定價能力逐步提高。存款保險制度在轄區順利實施。全面完成了10家地方法人機構的投保手續及存保金繳存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