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首頁 走進達州 > 住在達州
放眼見綠,移步皆景。盛夏,走進萬源花萼山,如同走進了一片綠色的海洋,一個生態的寶藏。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地處川渝陜結合部區域中心的達州,歷來將生態作為重要的優勢資源,堅持生態立市,打造綠色家園。其中,自然保護區是綠色達州建設的重要內容。
目前,達州共有自然保護區3個:國家級1個,即花萼山自然保護區,成立于2007年,總面積為482平方公里。省級2個,即蜂桶山自然保護區,成立于2015年,總面積136.5平方公里;百里峽自然保護區,成立于2002年,總面積262平方公里。近年來,我市高度重視自然保護區生態保護建設,持續發力,久久為功,取得了良好成效。
加大投入力度。花萼山自設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以來,持續完善了消防通道、巡護步道、通道哨卡、管護用房等基礎建設,設置了保護區界樁、界牌、指示性標牌和警示牌,安裝了綜合視頻監控系統,并投資810萬元建成了文化和自然遺產保護主體工程,即將開工建設科教中心及其配套工程;邀請中科院等科研院校進行了科考,為保護區資源檔案建立打下了堅實基礎。百里峽已累計投入505萬元,開展了保護區總規修編、科學考察、生物多樣性保護規劃調查等工作,為保護工作提供了科學依據;開展了龍泉土家族鄉、渡口土家族鄉生活污水治理,確保了保護區水體不受污染。
加大監管力度。落實監管責任,3個保護區設立后,均成立了專職管理機構,萬源市設立了花萼山自然保護區管理處、蜂桶山自然保護區管理中心,宣漢縣設立了百里峽自然保護區環境保護工作站,在編制、經費等方面都給予了保障。健全管理制度,嚴格執行國家和省自然保護區條例等法律法規,制定出臺了林政資源、河道采砂、林木采伐等管理辦法和責任追究制度規定,建立了市、縣、鄉、村、組五級防范管控網絡體系,保護區管理逐漸步入法制化、規范化、科學化管理軌道。
加大執法力度。嚴格執行環保準入制度,堅決杜絕污染環境和破壞生態的項目進入保護區,并對保護區建立前的歷史問題進行逐步消化。花萼山保護區已關閉歷史老礦7家,原不在保護區內后被劃入的魚泉山莊及長洞湖度假村已經省環保廳予以確認,正按相關程序完善臨時環保備案手續。茶園子石灰石礦、船兒河壩煤礦調整出保護區方案已于2016年12月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評審委員會評審通過,待環保部上報國務院正式出文批準同意;百里峽保護區在2013年關閉了立石門煤礦,生態環境經修復現已恢復原貌。同時,強化林業、公安、國土、住建、水務、環保等部門的協調配合,在重要路口設立檢查站,及時防止和查處盜獵盜伐、亂修亂建、亂采濫挖、旅游開發等違法行為,目前3個保護區內地質、地貌、氣候、土壤、生物、自然景觀資源以及耕地面積一直保持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