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首頁 走進達州 > 住在達州
最是冬日好時節,雀舌巴山俏爭春。時下,馳騁在包茂高速萬源境內,從山頭到梯田,只見一塊塊茶園在綿延無盡地伸展,醉人的綠意直入眼簾,誘人的清香撲鼻而來……在被譽為“中國名茶之鄉”的萬源市,茶業“一帶一路”挺起了一道綠色脊梁。
位于大巴山腹心地帶、川陜渝結合部的萬源市,地處中國南北氣候的分界線和嘉陵江、漢江的分水嶺。境內山清水秀、資源富集,氣候適宜、土壤富硒,屬國家限制開發區和重要的生態功能區,是一個典型的農業大市,生態發展潛力巨大。
近年來,萬源市深入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因地制宜瞄準“生態、有機、富硒”特色資源,轉型發力、綠色崛起,集中力量做強現代農業、生態工業、康養旅游和商貿物流“四篇文章”。特色資源、生態產業、名優產品,共同敲擊著綠色崛起的“快進鍵”,繪成一幅幸福美麗新畫卷。
優勢資源篇
這里,是一塊紅色的圣地
1929年,革命先烈李家俊發動和領導萬源固軍壩農民武裝起義,創建了四川最早的一支革命武裝力量——四川工農紅軍第一路游擊隊。
1934年,徐向前、李先念、許世友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萬源進行了紅四方面軍歷史上“規模最大、時間最長、戰斗最艱苦、戰績最輝煌”的萬源保衛戰。萬源保衛戰戰史陳列館被列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和“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是一座仰紅軍業績、緬先烈遺志,陶革命情操、育高尚品格的歷史博物館。
這里,是一片綠色的搖籃
萬源,地處中國南北氣候的分界線和嘉陵江、漢江的分水嶺。全市森林覆蓋率達63.5%以上,負氧離子平均值為3593個/cm3,達6級最高標準,空氣質量達1級最高標準,是名副其實的“天然氧吧”。常年平均氣溫14.9℃,氣候宜人、生態良好,是秦巴地區消夏避暑首選勝地,被譽為“中國涼都”“中國西部養生天堂”。
萬源,屬秦巴山區生物多樣性生態功能區,是全國三大富硒帶之一和四川省唯一的天然富硒區,特色資源富集。萼貝、皮桔、天麻、銀杏等名貴中藥材享譽全球;巴山雀舌、舊院黑雞(蛋)、蜂桶蜂蜜等“硒”有農特產品馳名中外。擁有175種林木品種,1200余種藥用植物,480余種動物資源,堪稱一座天然的“生物基因庫”。
萬源,位于大巴山腹心地帶,地形地貌多樣,自然風光迤邐。有八臺山國家級地質公園,八臺山國家4A、龍潭河國家3A級風景旅游區,黑寶山和東林山省級森林公園。避暑勝地魚泉山、長洞湖、扁桶峽、煙霞仙山、石冠古寺、觀音幽峽、項王溶洞、茶海晨曦……猶如顆顆綠色珍珠,每一處景致都令人心馳神往,是名副其實的“川陜渝后花園”。
萬源是國家限制開發區、省級生態示范市,著力建設國家生態文明示范區。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花萼山、省級自然保護區達整個幅員面積的27.44%,占達州市生態保護紅線總面積的82.3%,綠色崛起優勢更加明顯。
這里,是一方創業的樂土
百業俱興,蓄勢待發。萬源市委書記吳曉勇表示,依托優越地理區位、良好生態條件、富硒特色資源獨特優勢,把握“鄉村振興、一帶一路、川陜革命老區振興發展”戰略機遇,全市上下進一步統一思想、堅定信心,立足市情、率先破題,全力以赴書寫“綠色崛起”新篇章,建設幸福美麗新萬源,筑牢嘉陵江和長江上游生態屏障。
堅持生態優先,在保護中發展。影響和破壞生態的項目一律不要,萬源市始終高舉生態大旗,一方面實行最嚴格的生態保護制度,劃定最嚴格的生態保護紅線,另一方面加快傳統工業淘汰升級,大力引進和培育生態工業、現代農業、康養旅游、商貿物流等環境友好型工業企業。
開啟“綠燈”信號,打造“投資寶地”。初步完成《萬源市鄉村旅游總體規劃》,助力鄉村振興;先后出臺《萬源市工業轉型升級2017年工作方案》《生態工業突破性發展十條措施》多項新規,幫助企業“引路”;專項設立1000萬元生態工業應急轉貸資金、專項預算400萬元服務業發展扶持資金,用作杠桿撬動。用一枝枝綠色橄欖枝,千方百計促進企業轉型升級。
暢通“綠色”通道,構筑“營商高地”。進一步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優化招商環境;加強項目儲備,包裝“精”“尖”項目,增強招商引力;創新招商方式,成立產業招商小分隊,定向攻關;加快項目落地,實行項目掛包責任制,定員服務。
生態產業篇
“萬物生”蜂桶蜂蜜飛向中南海,“星博士”孕嬰童產品出口亞歐,“龐大媽”珍珠花菜食品出口亞歐,“巴山雀舌”富硒綠茶榮膺中國馳名商標;“八臺山”國家4A景區躋身四川景區十強,龍潭河養生養老保健基地對外開放,黑寶山森林康養基地加快建設;蜀雅富硒紅茶生產加工、星華服裝遷建項目投產運行,發榮林業、龍強建材新興企業不斷壯大;秦巴商貿物流園建成投運,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示范縣項目成功落地……時值仲冬,萬源大地一派勃勃生機,綠色浪潮滾滾而來。
舞動富硒“農”頭
突出“生態、富硒、有機”優勢,大力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重特色農業品牌保護創建,加強農產品質量監管。抓好農建綜合示范區建設,加快實施種植業“百萬畝”和養殖業“千百十”工程,推行“互聯網+農業”發展模式,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富硒茶葉、馬鈴薯和蔬菜特色種植勢頭強勁,編制富硒茶產業“一帶一路”發展規劃,扎實推進富硒茶產業帶建設,引進帝升集團、國儲農業強力打造茶旅融合產業。全市新建茶園3萬畝,茶園總面積28.2萬畝,茶產量0.7萬噸,實現產值13.6億元。舊院黑雞出欄量300余萬只。成功創建為“國家生態原產地產品保護示范區”,富硒馬鈴薯、富硒茶、富硒辣椒、舊院黑雞(蛋)、珍珠花菜及其制品、萬物生蜂桶蜂蜜6個產品獲得國家生態原產地產品保護,新增“三品一標”產品3個。
培育生態工業
堅持產業生態化,推進綠色清潔生產,建設綠色園區,大力發展富硒農特產品及道地中藥材精深加工、綠色建材、孕嬰童產品等生態工業。認真落實生態工業突破性發展十條措施,全面實施“五十百千”企業培育工程,扶持骨干企業做大做強。
完成生態工業招商簽約項目10個,實際到位資金51.5億元;開工2000萬元以上工業項目8個,竣工投產5個,完成工業投資33億元。新增規上企業11家,培育小微加工企業24家。發放應急轉貸資金3860萬元,爭取扶持資金108萬元。發榮林業、花萼綠色食品、巴山雀舌、立川食品、大面山酒業、源豐林業等老字號企業成長為四川省2017年“專精特新”企業;源豐林業、蜀雅茶業、大巴山生態農業、龍強建材、楊玻璃建材、源麟家具、明玥照明新興企業步入規上企業矩陣。
主打康養旅游
堅持文旅、農旅融合,按照“1234+N”發展路徑,積極融入達州市北部核心旅游區綜合開發,推動萬源旅游由觀光型向復合型、小旅游向大產業、過境地向目的地“三個轉變”。實施旅游精品工程,打造八臺山—龍潭河、黑寶山核心景區,紅軍公園、煙霞山、牛卯坪小微景點,打響“溫泉養生、山地休閑、森林氧吧”三張旅游名片。
八臺山—龍潭河龍頭景區不斷提檔升級,紅軍公園通過國家4A級旅游景區評定驗收,黑寶山景區建設加快推進,鄉村旅游總規初步完成,蔣家灣、牛卯坪、龍潭河等特色旅游小鎮初具雛形,吃、住、行、游、購、娛要素日臻完善。2017年,全市旅游景區、農家樂接待游客296.3萬人次,同比增長15.3%;實現旅游綜合收入21.7億元,同比增長23.2%。
繁榮商貿物流
著力發展電子商務,完善電子商務平臺和服務體系,擴大企業電商交易規模,促進電商與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積極引導第三方支付機構在鄉村開展多終端支付服務。鼓勵扶持小型物流配送、倉儲、冷藏、分揀等發展,引導商貿服務業集聚發展,支持傳統服務業升級改造。
秦巴商貿物流園區、浙江眾泰汽車萬源晨旭商務接待中心建成投運,農產品溯源和品牌培育工作正加快建設。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項目通過初步驗收,縣級電商公共服務中心投入使用,建成鄉鎮(村)電商服務站點81個,電商物流配送點107個。開展電子商務集中普及培訓160期6500余人次。農村淘寶、京東、蘇寧易購、美團等大型電商平臺紛紛入駐,深山鋪子、開元科技等20余家本土電商企業如雨后春筍般涌現,新培育限上商貿企業2家、規上服務企業10家。2017年,萬源本地農特產品上行交易額突破5000萬元,全市電子商務網上交易額近1億元。
名優特產篇
巴山雀舌
“中國馳名商標”“中國文化名茶”,先后通過了ISO9001:2000質量體系認證、HACCP食品安全控制體系認證、“綠色食品”認證、“無公害產品”認證和“QS”認證。因形似山雀之舌而得名,茶葉天然富硒,享有“富硒茶王、雀舌珍品”之盛譽。近年來,萬源市立足“有機、生態、富硒”資源優勢,著力加快茶葉標準化建設、清潔化加工、品牌化管理、市場化營銷,精心編制全市富硒茶產業發展總規,重點打造“一帶一路”茶園建設。現已建成6個現代茶葉萬畝示范區,全市富硒茶葉基地達到20余萬畝。全市茶葉基地整體通過全國無公害農產品基地認證,并被四川省委、省政府列為全省20個茶葉重點縣和6個30萬畝以上重點產茶縣之一,被中國茶葉學會認定為“中國名茶之鄉”。2017年,全市茶總產量達到7000噸。
舊院黑雞
中國地理標志產品、國家生態原產地保護產品,獲“四川省著名商標”“天府十寶”。因主產于四川省萬源市舊院鎮而得名,是一個肉蛋兼用型品種,全身羽毛黑色帶翠綠色光澤,分烏皮烏肉和白皮兩種;蛋殼淺褐色,少數藍色,被中科院命名為“世界稀有,中國獨有,萬源特有”,素有“生命之源”綠色食品之美稱。全市建立20個有機舊院黑雞生產基地,舊院黑雞年出欄300余萬只,年產商品蛋6000萬枚,實現產值4.3億元。
蜂桶蜂蜜
萬源特產,中國地理標志產品、國家生態原產地保護產品。因主產于該市蜂桶鄉而得名。產區位于四川省東北部大巴山南麓,是中國南北氣候的分界線和嘉陵江、漢江的分水嶺,境內山巒疊嶂,溝壑縱橫,森林覆蓋率高,氣候濕潤多霧,立體氣候明顯。蜂蜜是當地農戶的傳統養殖業,每年在白露過后采糖,以山上各種野花、山藥花、菜花等為主要原料。長期食用對人體的肺、胃等功能有特殊療效。全市有蜂桶中蜂重點基地鄉鎮16個,發展蜂群4萬多群,年生產量400余噸。
花萼食品(珍珠花菜)
萬源市花萼綠色食品有限公司采用“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模式,擴建珍珠花菜基地三個4萬余畝;投資近1億元,建成香辣醬、珍珠花菜、土豆豉香辣醬深加工高附加值的珍珠花菜農特產品標準化生產線,提供生產、加工、銷售一條龍服務。研發的土豆醬料、珍珠花菜系列產品,涵蓋6個種類11個產品,成為餐桌上一道美味的“下飯菜”,當地人稱:萬源“龐大媽”就像貴州“老干媽”。珍珠花菜系列產品先后獲得“天府七珍”“消費者最喜愛的十大四川特產”、國家生態原產地保護產品等殊榮,并于2017年成功出口歐盟,簽訂1100萬歐元外貿協議,刷新近年四川省林業產品外貿單筆訂單紀錄。
萬源馬鈴薯
萬源市特產,中國地理標志產品、國家生態原產地保護產品。萬源市地處大巴山南麓山區,獨特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造就了萬源馬鈴薯品種純、薯型好、品質佳、口感好、產量高等特點,而聞名川東北。其產品品質最大特點是甜、面、香而有別于其它地方的馬鈴薯,特有的富硒品質更增加了它的食用價值。萬源全市馬鈴薯種植面積24.5萬余畝,建成馬鈴薯產業帶10萬畝、核心示范基地3個。鮮薯總產量達50萬余噸,總產值達8億元。□陳本強 唐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