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首頁 會員企業 > 會員風采
知道沈斌的人,都說他是“雜家”,并不是復雜,而是跨行跨界,知識豐富的雜。十年以來,沈斌的職業從醫生調轉為警察,又變為講師,在獨闖北京的六年中,他更是從零開始,由基層做起到行業認
證師、職業經理人等,鎂光燈下見證無數人生掌聲,可他說“那都是過去事了,不提”。如今,沈斌在民營企業管理者的崗位上游刃有余,問及管理之訣竅,他謙虛的說“知行合一,自強不息”。
在四川瀝青路面作業這塊,沈斌不是老前輩,但其行業口碑獨樹一幟,打過交道的人都愿意與他再次合作;他帶的團隊規模不是最大的,卻是最有核心凝聚力的。在業界,他以胸襟豁達、文思敏捷、勤
奮執著著稱。問及這些殊榮贊譽,沈斌揮揮手說,他“只是比學院派多了份實戰,比實干家多了些思考”。2013年初,《財智達人》編輯部有幸采訪到沈斌先生,讓我們通過文字,來傾聽沈斌的理念與觀點。
Q:沈總您好,很高興抽出時間接受《財智達人》雜志的專訪。我們想請您談談有關企業管理和發展的話題。
A:好的,知無不言。
Q:我們了解到,您的企業是一個年輕充滿活力的企業,請問您是如何定位打造這個企業文化的?
A:說到文化,其實有點深入了。就我個人管理企業這么多年來的經驗,企業文化的骨風與企業領導人的個人魅力有很直接的關系。很幸運,我們的企業是由一個充滿活力,積極進取的領導層組成的,這
也點點滴滴的反應在我們企業文化的層面上。
Q:您是如何讓企業保持這種活力的?
A:現代管理之父德魯克說過“管理不僅是一門學科,而且是一種文化,一門藝術”,由此推及管理執行層面,勞動力是企業資本,人(員工)是我們最大的資產。我們重視企業的新鮮血液補充,重視讓
每個員工擁有成就感,在這個基礎上,員工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責任心、主人翁精神造就了企業責任,成為企業活力的精神源泉。
Q:沈總您作為企業決策者,是如何定義企業管理者的“專業化”的?
A:說到“職業經理人”,其實我不能算一個“專業化”的經理人,只不過多年職場的歷練彌補了我專業上的不足。
我認為管理層的專業化對一個企業來說至關重要。從市場方面來講,專業化是企業走向市場成熟和細分的標志。企業管理者和策劃者應是“最清醒的旁觀者”,應該代領團隊從項目定位、質量把關、產品
包裝、后續跟蹤、營銷推廣等環節處處用心,把“天時、地利、人和”結合在一起經營好企業,創造出自己的品牌。
Q:您代領高路集團發展到今天,是如何管理人才的?
A:我們企業發展到現在,說到管理人才,已經超越了條款模式化管理,進入團隊精神培養和管理范疇。簡單來講,那些制約員工出錯遲到等組織紀律性的條款,已經深入到員工內心,各自以身作則,不需
要再強調這些了。如今,我們更提倡高路集團的隊伍是學習型的,非常注重汲取和把握新的行業理念和動向。企業的榮譽不是歸領導者,而是歸全體高路人,我與員工一起秉承“天地縱橫、惟精惟誠”的
理念,專業做事,專心做人。以專業功底、實際業績在行業內贏口碑,在合作中求共贏。
Q:談了些企業的管理話題,可否請沈總談一談關于商會的。我們知道,沈總是受邀請加入達州商會的,您參與進來以后,對達州商會的社團模式及活動,有哪些個人要求?
A:非常感謝達州商會的邀請,作為一個達州人,非常榮幸接到這個的邀請。
我個人非常欣賞這種社團組織模式,它讓人在社會中更有依靠感和放心感,因為這個團體中的成員,用通俗的話講都是老鄉,來自于一個地方,從心理上語言上,都有一種說不出來的親切感。大家在一起,
能放松的聊聊工作,舒緩情緒。假如商會能根據每個成員的職業背景及供需所有,梳理下活動圈層,使每次主題活動更有意義,就更加完美了。這也是我對商會的一點小建議。
Q:沈總平時愛好的休閑娛樂是什么,可否分享?
A:其實我是一個很無趣的人,不開會不出差的時候,喜歡安靜的一個人待著,大多時候看看書,僅此而已。
Q:沈總的人生格言是什么?
A:根據心情的變化不定。最近我辦公室掛的一幅字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自勉并與大家分享。